江沙百科

大凉山悬崖村是哪里(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)

时间:2024-11-15 09:27:42

“悬崖村”又叫阿土列尔村,位于昭觉、美姑、雷波三县交界的美姑河畔。

“悬崖村”从东到西长约一公里,宽数百米,东高西低大约相差200米,村子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,山路陡峭难行。

藤梯,曾是悬崖村的标志。

最初,几乎和崖壁平行的十余根藤条组成一个“天梯”,将其与外界相连。

因为“天梯”太陡,上下山十分不便,买包盐也要耗上大半天,粮食丰收时,人们就背到离山脚几公里远的小集镇上交易。村里的孩子们在山脚下的一个小学里上学,每天上下学,都由家长们轮流接送,有的孩子直到十多岁才开始上学。

2016年,当地政府投入300多万元,用了4个多月时间,用数千根钢管搭建起了一条“钢梯路”,“路”与悬崖呈60度角,由2556级台阶组成,从山下直达山上。

钢梯架好后,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被背上了山。

不久,村里迎来了外面来的第一位新娘;接着在4个月内,村里又娶回来5个。

我们来到“悬崖村”,鼓足勇气,勉强爬了三节钢梯,腿就发软了。

在两节梯子的转弯平坦处,遇到两个卖新鲜花椒和瓶装水的小孩。眼前摊放着大中小三种塑料包,里面是翠绿的花椒粒。

大的是女孩子,大约十二三岁,小点的是男孩子,约莫六七岁,剃得挺光的小脑袋上沁出一小片汗珠。

我问:“阿姨可以给你们拍张照片可以吗?”小男孩把头摇得像拨浪鼓,又低头俯身,把脏兮兮的小脸深深地埋在胳膊里。


看着他那淘气又可爱的样子,我禁不住笑了。

“阿姨买你们花椒,可以拍照吗?”

小男孩抬起头来看着我,点点头。

我拍完照,没有买,继续向上爬,他们也不说什么。

等到下山来,我问他们小包花椒多少钱,小男孩先伸出一个指头,说十块,又很快伸出两个指头。

我又笑了,说二十块对吧。

我路途远,装不上太多东西。正想掏钱出来送给他们。转而一想这年头不对,得让孩子们体会到付出后得到回报的喜悦。

我掏出两个十元买了一小包,又给他们两个五元买了两瓶水。

女孩子伸手接了钱去,用手把每一张票子都抻得平平展展的,一张张摞起来。

同行的老师说:“分给弟弟一张。”女孩轻轻地摇着头,低声说道:“这个不行。”我不自觉地也附和道:“分给弟弟一张吧。”她犹疑不决,一边看着我的眼睛,一边慢慢拿出一张五元的,递给了她的小弟弟。

我知道,这几张钱谁拿着都一样,因为它们不过是孩子们手里的匆匆过客;只消一回到家,这些钱很快就被转到他们妈妈的手里。然后,女人会小心翼翼地捧着这些钱,皱着眉头,绞尽脑汁地研究他们家的家庭经济学,甚至是厨房经济学。

想到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口袋里、书包里、书桌里大把大把乱扔着的“零花钱”,便如鲠在喉了。

我伸出手来,轻轻拭去孩子脑门上的汗珠,然后走开了,泪珠在眼眶里打转。

真想象不出来,以前村里的居民是怎样爬上“藤梯”的!

凉山彝族自治州,是从奴隶社会“一步跨千年”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“直过区”,是全国贫困地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。

在大凉山,像“悬崖村”这样的地方,远远不止有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