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典文化历代发展潮流中,诗词可谓占据着很大的分量,可以说差不多的有中国文学史的半壁江山,我们接下来的一系列主题都会说一下小词的发展及其美感特质。
词是源于晚唐,经历五代十国,兴于宋,衰于元明,又盛于清,词又名长短句,其实最开始词是起于歌宴酒席之间的一种娱乐活动,因为最早的词是词人写出来给歌女演唱的,这就是词的最早的起源。
最早记载词的一部书叫做唐教仿记,记得又一首诗中就有“教仿犹唱别离歌”,可见唐代也是有很多的歌姬来唱歌的,而这些歌词大多都是一些文人雅士填写的诗词,现在这些东西很多都没有了,唯一保存的好像就只有敦煌龙门石窟的那些壁画了,而那些曲调词谱现在早已丢失了,唐教仿记记录了很多当时的流行乐曲。
而在晚唐的时候,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词牌花间派,花间派是一个集聚了很多文人雅士的的一个词牌,这个词牌的人以填词有名从而得名花间派,而花间派的鼻祖叫做温庭筠,我想我们对于温庭筠一定不会很陌生吧!而这次词牌收集了当时所有文人经典的词。而大器晚成的韦端己就是这个词牌的,他写的一组菩萨蛮很有名,我将在下一次说明。
而词到了五代十国,这时候出现了一组很有名的cp,就是冯正中荷中主李景,冯正中擅长于填写鹊踏枝,其实就是蝶恋花,而中主也热爱填词,记得有一次中主问冯正中说到: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,干卿何事!冯正中答到: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!可见文人之间是多么的风邪幽默啊!
在人间词话中有言。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概遂深,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,因此从后主开始,词的形式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,而这一变化延续到了北宋的词人柳三变,曾在人评价柳耆卿的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”不减唐人高处;而真正让词的性质发生改变的一个人则是苏东坡,在苏东坡以前,词大多是一种消遣娱乐,文人常常有一种鄙视的感觉,记得有一次有人看了黄庭坚的词,说她的词有一些女人意识,黄山谷则说道“空中语耳”,而到了东坡这里词已经和诗是一样的了,以前的诗言志,词言情,而从苏东坡这里将词给诗化了,以至于读后面的辛稼轩写的词,可以从他的词读出他的人生。
而词到了南宋,词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,这个时候词走到了第三个阶段,人间词话有言:词中之周美成,如诗中之杜子美,而另一作品中说到:词中之吴文英,如诗家之李商隐,可见周美成和吴梦窗的词已经达到了词的顶峰。
而明朝词已经衰落,这里就不说了。
清词三大当属纳兰容若一家独大,家家争唱饮水心事几人知啊!